English

插图:不恋书籍恋报刊

1998-08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图文并茂历来被认为是一本好书的较高评价,80年代后书籍插图变得粗糙并开始萎缩。如何守住插图艺术这块阵地,以周期短、报酬好等为优势而吸引部分插图画家的报刊杂志,给我国插图艺术带来一线东山再起的希望。

插图作为装帧艺术形式的一种,自古以来就得到重视。《书林清话》有言道:“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,凡有书必有图。”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,插图非常普遍,几乎是无书不图。从阅读功能上讲,文字叙述是诱导读者想象来展开内容,而插图则是通过可视的形象,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,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。图文并茂历来被认为是一本好书的较高评价,插图在书籍中的作用非文字所能替代。应该说,插图和文字是“相依为命”的。

我国书籍的插图曾经历过辉煌。《水浒》、《西厢记》里的插图,是传世之作,现代小说《红岩》的插图,版画家们塑造出江姐、许云峰等英雄形象,在几代读者的心灵中产生巨大的影响。这些书的插图,已经成为构成名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然而,近些年来,我国书籍的装帧艺术从封面设计、版式设计到材料、印装等方面,都与欣欣向荣的出版事业在同步发展,唯独插图艺术,却在逐年萎缩,并持续已近10年之久。一方面原因在出版社,有人认为插图可有可无,并不重要,有人认为插图从制版、拼版、印刷到套色、装订,流程麻烦,用材讲究,成本费用太高;另一方面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装帧艺术工作者——插图画家纷纷在转向。图书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,书籍插图工作量相对要大,一部上百万字的小说书稿,看一遍至少则一两个月,画家插图作画则需要更多的时间,而回报的稿酬却是低得可怜。插图画家们一部分分流去作画卖画,一部分将精力转向图书的广告创意、卡通、摄影、封面、版式、包装设计等上面,还有一部分仍在坚持插图艺术的阵地,只不过是将服务的对象从书籍转移到报刊杂志了。

稍作留心,就不难发现我国近几年来报刊杂志在悄然兴起一种新的“插图热”。《南方周末》头版言论阵地——“周末茶座”,以笔作屠枪,面向社会假丑恶无情开战,在极富创意的青年编辑沈颢精心设计下,每期配发著名漫画家方唐的漫画插图,可谓是珠联璧合的点睛之笔。其讽刺意味入木三分,让人拍案惊奇。该报配有插图的还有《人与法》、《家庭生活》等版面。《北京青年报·新闻周刊》公众调查版,在编发一些及时的社会热点调查报告的同时,也配发署名“老杜”轻松幽默的插图,引人入胜,效果也不同凡响。杂志的插图似乎更日新月异、花样叠出了,在推出广告以保证收入之外,往往刊中还有摄影、油画、版画、名人漫画像、卡通等系列精彩之作。《读者》、《海外文摘》、《中国青年》、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等杂志的美编都在用尽心机,各显神通地挑起插图之重担,以其生花妙笔,独现插图艺术之境界。

时下,有一种说法是“插图艺术人才面临危机和断层”,认为过去有黄永玉、蒋兆和、黄胄等大师在为书籍画插图,如今的画家不想为之。对此,著名漫画家方唐另有认知。他认为,我国在80年代以前书本的插图是认真的,80年代后书籍插图变得粗糙并开始萎缩。其根本原因跟稿酬有关系。插图是根据文字内容用美术手法来表现的一门艺术,它需要很大财力和人力上的付出。像《战争与和平》这样的名著插图,是要经历几年的生活体验、收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并加以认真研究才能画出来的。在美国,出版社付给插图画家的稿酬往往是够生活几年的一大笔钱,假如我们国家的出版社有眼光见识,能让插图画家生活得好一些,那么我们的插图艺术就会在书籍和报刊两条道上齐头并进,就不至于出现今天的插图出版社少、报刊杂志多的局面。

报刊杂志有生产周期短,插图过程相对简便,稿酬较之要高等优势,吸引了众多的插图画家,插图不恋书籍恋报刊,这也是市场运作规律之使然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新一批实力派插图画家会走上生活的舞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